03

塔城有碑话古今 2023年01月03日

塔城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,历史上一直凸显着重要地位。今天的塔城是玉龙县的一个乡,位于丽江市西北角,是商贸文化汇集交流的重要通衢,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藏彝走廊、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,是汉、藏、纳西文化圈的交汇点。

塔城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隋、唐时期,在《云南志》“新旧唐书”中都记载有“塔城”事迹。隋、唐之际,距今天塔城乡政府东北方向10公里处的金沙江上曾建过一座宏伟的铁索桥,因该地为唐代吐蕃设立的“神川都督府”所在地,此桥也被称为“神川铁桥”。神川铁索桥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,也是“万里长江第一铁索桥”,当时的塔城也被称为“铁桥城”而闻名于世。唐中期,唐、南诏、吐蕃3股势力在此博弈,此消彼长。后来,随着南诏归唐,南诏发动“神川铁桥”大战,为遏制吐蕃过江南下,于贞元十年(794年)毁桥断绝往来。唐代史家樊绰在《云南志》记载:“铁桥城在剑川北三日程。贞元十年,南诏异牟寻破东、西两城,斩断铁桥。”元《一统志》“丽江路”记载:“铁桥,在巨津州之北,其处有城,亦名铁桥城,吐蕃尝置铁桥节度于此,南诏异牟寻破吐蕃,断铁桥后自此桥废,基址尚存。”在乾隆《丽江府志略》记载:“铁桥址,在巨津州北一百三十里,为南诏与吐蕃交会处。铁桥之建,或曰吐蕃,或曰隋史万岁及苏荣,或曰南诏阁罗凤。异牟寻归唐时断以绝吐蕃。桥南有铁桥城,为吐蕃十六城之一,尝置铁桥节度于此。桥所跨处,穴石锢铁为之,冬日水清,犹见铁环。”此战役产生了3方面的影响:一是吐蕃势力不再南下,金沙江成为天然屏障;二是滇西北民族分布呈现比较稳定的格局,有利于区域社会发展;三是民族间商贸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,形成茶马贸易、文化交流的重要汇集地。

雍正元年,丽江木氏土司被“改土归流”,流官加强区域治理,分别在丽江设置六关:雪山关(也称太子关)、石门关、邱塘关、九河关、塔城关、把塘关。其中,塔城关就建在隋、唐时期的神川都督府位置。乾隆《丽江府志略》“关哨”条“塔城关”记载:“在城西北三百五十里,旧巨津州地界,今关外属维西地,金沙江从关下入府境。乾隆七年,奉题重修。”光绪《丽江府志》也有相同记载。现爬梳剔抉清代至民国的史料,塔城事迹鲜有提及,多为隋、唐时期事迹。

2022年盛夏,我们结伴去金沙江中游走田野、听故事、做拓片、览美景、尝美食。根据先前打听到的传闻,我们到塔城乡四处寻访塔城关碑。听老人讲,小时候走塔城古道,见到过路边有石碑,刻有大字,后来就不知道去哪儿了。在热心人的帮助下,我们在塔城乡塔城村委会塔城3组和卫勤家见到了“塔城关”碑、“指路”碑两通。纳西语称该村“套展苟灿”,意为“塔城上村”,位于省道226线西侧,属关坡“阿刷举”南延余脉之坡地村落,全村依山而居,呈坐西朝东向,当地村民均为世居纳西族。据村民介绍,“塔城关”碑和“指路”碑最早发现于塔城村委会塔城3组和付才家的旧院中,此院遗址旧称“本森罗 (格达古)”,是旧时全村集体议事的公共活动场所。两通碑被用作檐前踏石,碑面朝下,所刻文字得以完整保留。后因高岗坡陡,生活多有不便,和付才一家放弃老宅迁至村东山脚平地处,老宅院被荒弃。后逐渐被当地村民开荒成农田,部分建筑砾石堆砌成埂,“塔城关”碑、“指路”碑也堆放在其中,多年来弃于荒野。后来,村民和卫勤将两块石碑搬移至家屋后保存,石碑得到妥善保护至今。

“塔城关”碑高80厘米,宽44厘米,青层沙岩材质,横书“塔城关”3字,字体遒劲、硕大,字迹清晰可辨。“指路”碑高80厘米,宽34厘米,青层沙岩材质,碑头横书“指路碑”3字,正文竖排6行,两侧写有“弓开弦自断,箭来石碑当。”中间4行依次是“东走宜□各,南走巨甸里,西走六孤甲,北走其宗区”30字。“宜□各”,地名,指金沙江对岸的江东“木高”一带,现属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地界;巨甸里,现称巨甸镇,位于塔城乡正南方,属丽江市玉龙县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物产富庶,多民族聚居;“六孤甲”,塔城乡境内村落,称洛固,今改称十八寨沟;其宗,位于关坡“阿刷举”北侧,属迪庆州维西县,是迪庆州香格里拉市、维西县和丽江市玉龙县交界区域,藏、纳西、汉等多民族和合睦居,素为门户要地。

“塔城”界碑在2010年发现于塔城老村西北1.5公里处之山头,由当地村民重立于古道旁。该地向西可通往维西老路垭口,向北为关坡,地势较高,尽可俯视。“塔城”碑高47厘米,宽53厘米,为青层沙岩材质。石碑四周用混泥土加以包裹加固后,呈长方大碑状。字体遒劲,其迹清晰可辨,古风犹存。

远离丽江城区的塔城出现3通汉文石碑,字虽然不多,但其信息量不少。

先来说说指路碑。“弓开弦自断,箭来石碑挡”是泰山石敢当碑上最常出现的语句。这是典型的汉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,以内地民俗尤其是“移风易俗”推动下诗文文化的影响。它具有非常强烈的汉地“符咒”功用,是流官带来的内地文化,是对未能预见的事及其他情况给予预知、预告。丽江下八河就有“弓开弦断、箭来石当,孩儿有犯、解破大吉”的指路碑,更明确了指路碑的一个突出作用。除了给路人指路外,还有防止张五郎用箭射赶路人、积善消灾的民俗文化。当然,指路碑名副其实具有指路的功能和作用,在没有现代技术支撑下的古代,辨别方向很重要,到村口或在边远大山森林间,指路碑起到指点迷津、辨明方向的功用。今天,这样的指路碑不见了,改头换面用悬挂式的路牌,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街区道路都随处可见。

塔城关碑只有“塔城关”3个字,周围是否还有一些落款等文字不得而知。碑刻就地取材,青层沙岩材质质地松软脆,历经百余年风雨,在加上人为搬运,难免磕磕碰碰。但从字体来看,确有气势,非普通人笔力所能及。结合乾隆、光绪《丽江府志》记载,“重修于乾隆七年(1742年)”刚好是管学宣任职期间,备为管学宣所题一说。再说,塔城界碑也只有两个字“塔城”,从字形看,与塔城关碑的“塔城”2字极为相似,笔法趋同,初步断定为一人所为。

根据宣绍武在《茶马古道亲历记》中记载,丽江到拉萨的茶马古道有多条,其中,依江而行的主要有一条就是通过塔城关而上。具体路线如下:丽江—拉市—石鼓(石门关)—巨甸—塔城(塔城关)—拖顶—奔子栏—白马雪山—德钦—怒江—左贡—邦达—工布江达—拉萨。这条基本不受大雪封山的影响,依江而行,水草肥美。丽江到拉萨的茶马古道还有几条,多为翻山越岭,受季节性影响尤其是冬季大雪封山的影响。他说:“从塔城出发,爬完一个缓坡,到了前面提到的那道山梁(塔城关山)与西面大山衔接部的垭口,这里建有坚固的碉堡,上面有箭孔(枪眼),这就是所谓的塔城关,是南来北往必经的要地。”很遗憾,他没有记载这3通碑的情况。

关于这条茶马古道的形成和发展,与清政府治理茶马贸易政策有关系。清乾隆十八年(1753年)有一份奏折《奏为滇省商民进藏贸易酌量变通办理》,其中提及丽江府进藏茶马古道上换茶引、腰牌、印信等。原先要求滇、川省进藏都要到打箭炉给印票才能进入藏区。丽江、鹤庆府进藏要绕道到打箭炉,需要多走半月数日。云南总督提请在维西、中甸衙门设置换发印票职责,在“其余偏僻小径俱另设塘汛拨兵防守,有印票照亦不许往来”,方便丽江、鹤庆两府商民就近领取印票。可见,丽江经过维西到怒江、丽江经过中甸到怒江两条道早在清代形成官道,进藏贸易马帮只能通过这两条。而丽江进入维西通道,要经过塔城关才能进藏,不得走偏僻小道。

塔城3通碑的出现,体现了塔城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塔城汉文化文献,自此,“塔城”2字有了历史根源和成型的字形字体。塔城作为民族歌舞之乡、东巴文化艺术之乡,加强汉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必将极大丰富和加强文旅、农旅融合,助推乡村振兴战略,打造多民族文化“三交”大观园指日可待。

作者:杨林军(丽江师专) 白志远(古城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