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

漫谈汉字与中国诗词 2023年09月24日

汉字是经过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熏陶而逐步发展起来的,以方框字为基础。贯穿着中华文化精粹的诗词,如绚丽的花朵盛开在华夏文明的大花园中。

一、汉字是音、形、意结合而偏重于意的文字

远古时代,汉族地区有甲骨文、金文、石文、籀文、篆文等。到秦朝,秦始皇用大篆、小篆统一了文字,但还不够规范。到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时(100年),文字学家许慎奉汉永帝的旨意,用21年的时间,按古人“六书”造字法将历代传下来的大量篆字“奉敕校订”,选出9353个字,按540个部编著了世界上的第一本字典《说文解字》,对字的解释多达13.3万多字。

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,书法家辈出,创造出流传至今的真、草、隶、篆等各种方块字体,形成了独树一帜、光彩夺目的中华书法艺术门类。

汉字和西方的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,汉字是表意文字,西方的文字是表音文字。因中国地域辽阔、民族众多,方言也特别多,但即便读音方面有天壤之别,当我们写下一个“人”字时,大家都会马上联想到有头有脸、有身躯、有四肢的活生生的人。

古代的汉文一字一意,以单音节为多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需要表达的意思也越来越多,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而成的“多音节词”也就多了起来。这些组合起来的词,同样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哲理。

后来,人们又从历代圣贤哲人的典籍著作、古代重大历史事件中将含意深刻、具有启发性、带有哲理的事件经过锤炼,逐渐形成简洁精辟的短语、成语或典故。

如,“自强不息”“厚德载物”出自《周易》乾、坤两卦,启迪人们学习天那样“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”;学习地那样承载万物、生生不息;学习大地那样厚实宽广,宽以待人、严于律己。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堪称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伟大精神。

幼年听先父讲《说岳全传》,岳母姓姚,与我们同姓,她在岳飞背上刺上 “精忠报国” 4个字。 岳飞从小苦心学文、精心习武,文武双全。壮年时期为了保卫祖国奔赴沙场,正气凛然,英勇杀敌。

“精忠报国”昭如日月,对我刻骨铭心,终身不忘。1997年8月20日,应ECI公司之邀,参加网络研讨会期间,我有幸到杭州岳王庙祭拜岳王。长跪英灵墓前,我怀古思今,悲喜交集、激动万分,回到星星宾馆,泣血书成以下数语。

幼小谆家教,鹏母刺字严。

诚心学鄂王,精忠报国焉。

跪拜英灵墓,挥毫拭问天。

何留奸狠酷?忠良总遭谗。

又如,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“三思而行”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“大公无私”“专心致志”“千锤百炼”“不知自爱……”等等成语词语,举不胜举。

因为世上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因此,古人使每个字都带上特定的信息,使每个字都有它深刻的内涵和哲理。所以,我们说,汉字中蕴藏着上下五千年文明,她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结晶。

二、方块字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结晶,是中国人头脑中的一道长城

先父曾讲过,中国远古时代出了三皇五帝,周朝出文王、武王,先秦至汉出孔子、老子、墨子等诸子百家。为了读圣贤书,中国的方块文字得到高度统一。它不仅是传承文化、交流思想的工具,还成为华夏子孙脑海中的一道看不见的长城。因为有了方块汉字这道长城,中华文明在数千年来才不能被外人征服,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。

若按无知或言辞过激的人们所说的那样,中国的文字改革走上一条所谓“世界先进的拼音化”的路子。那么,中国等于走上了一条自焚之路,数千年的文明可能毁于一旦。

人类还没有发明电脑前,印刷厂备有庞大的铅字库,排版、印刷比西方的拼音文字艰难,从而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方框字不如拼音字的想法,这情有可原。电脑普及后,汉字的打字、排版、印刷等都已不逊甚至于超过了拼音文字,方块字的优越性更加突显。

三、春秋时期的诗歌盛况

以独特的方块字为基础,垒砌起千姿百态、光彩夺目、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化,其中,诗、词、歌、赋特别引人注目。

先父在1935年(13岁时)读初中时写的《诗的效用》这篇作文中,写下了下面的话。

“夫圣人之所以上察乎日月星晨之转移、四时之交替,下察乎山川海陆之交错,而根以天地好生之德、化生万物之道。筛选诗三百,其体也风、雅、颂,其法也赋、比、兴者,欲上下通而一气泰、忧乐合而百志兴。夫如是,天下平而大同现也。大同者,天下至乐也。故,可知圣人之于诗也,悯黎元之沈于苦海也。其求乐之博且大者可谓至也矣。

释迦之所以唱绝欲避世,似避乐而求苦。然,其看透世俗之苦于名利,而悟天地之道,放其慈悲之佛心,欲普渡众生,咸离苦海,故不辞苦口婆心,发无量善言以劝世。其所以求乐者,亦可谓至也,佛派之诗可概也。

老庄之所以崇虚无之道,而唱齐生死之说者,被察破世之所以为苦者名利耳,所以为悲者夭寿耳。故,创达观之论调,以自解解人,其求乐之方,可谓智也。老庄派之诗可概也。

墨子之所以磨顶放踵者,求众之乐也;扬子之所乐,以不拔一毛而利天下者,求己之乐也。墨子求众乐以及我,扬者求我乐以及众。二者之学说似极相反,而求人类之乐则一也。诗文之门,具扬、墨之格可概也。

自春秋以降,为诗者,自其词而观之,或叙史事,或韵别情,或泄忧愁,或言民隐,或韵花草、风雪……自其文而观之,则雄浑焉、绮丽焉、悲概焉……自其思想观之,则儒焉、道焉、佛焉、耶焉、杂焉,或教外之享乐派焉。屈原、李陵、苏武,诗之忧郁者也。原抱救世之志,而见谪于楚王,李被曲而降凶奴,苏被困于凶奴十九年,故,作忧郁之辞,以发泄其愤懑之气、郁结之情。李白之纵酒长吟,其词飞扬,诗之道者也;杜、白其诗多对时之作,诗之儒者也;子瞻诗文多豪放、超脱,又诗之道者也;杜牧之诗多溺于酒色,诗之享乐者也。忧者观屈之诗得以解焉,悲困者读李白、苏轼之诗得以慰焉。”

先父力图说明“艺术由何而生,曰,生于求乐”之观点,且不论其正确与否,字里行间却生动反映出春秋以来思想家、诗人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诗歌盛况,真是器宇轩昂论诗效,浩然正气歌圣贤。

四、《诗经》开创和倡导了诗歌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优秀传统

我国的诗歌起自远古时期,到周代已高度发达。它“源于生活”,经知识分子的升华,成为“高于生活”的东西,孔子从3000余首中删选出305首集成的《诗经》就是好的例证,它实现了艺术和内容的高度结合,开创和倡导了诗歌创作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”的优秀传统。

五、汉字的读音与格律诗的产生

关于汉字的古代读音和注音问题,讨论起来确实是一件较困难的事。但我想,文字出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其读音必然只能心口相传,没有明确的注音方法存在。有学者说,佛教传入我国后,在由梵文翻译为汉文的过程中受启发,到魏时产生了反切注音法,《说文解字》完成于公元100年(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),然而,北宋太宗雍熙三年(987年)重新雕印《说文解字》时写的序云:“说文之时未有反切,后人附益,互有异同。”由此推出,佛教已在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,但到987年后才出现汉字“反切注音”之法。

反切注音法的出现,促进了字的读音的规范化、统一化,以及文字的推广进程,也使文人们更加注意和重视音韵和四声的研究以及运用,诗、词、歌、赋等音韵文字更加普及和规范,音韵学以及律诗也随之产生。由此看来,严格的格律诗的出现应远远落后于其他形式的诗歌,但最迟也应当产生于隋、唐时期。

封建时代,为了选拔人才,自隋朝起建立了科举制度并完善于唐。隋、唐把创作律诗定为科考的重要内容,唐朝甚至实施“不论寒门道士,凭借诗赋之才取士”之策。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,使大一统情势下的唐王朝不论从朝廷到民间、从官员到学子,写、选、论、评、诗艺和诗学蔚然成风。又因唐代多位皇帝酷爱律诗,从而推动了普及和发展律诗的进程,达到“下教于痒序,上昌于庙堂,无官不作诗,民以会诗而荣”。严格的格律诗就这样形成和兴旺于唐朝。

律诗从开始出现就得到人们的喜爱,在唐代出现高潮,历代长盛不衰。到了宋代,与律诗相伴而生的词的发展到了极致;到元朝,曲艺方面又有突出的发展,故有“唐诗”“宋词”“元曲”之说。

六、学写律诗“格律依旧,音韵从新”的道理

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把普通话规定为国家的标准语言,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式颁布了《汉语拼音方案》,这无疑是人类语言学方面的一个伟大进步。《汉语拼音方案》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重要文献,随着文化的普及,绝大多数的“60后”都已掌握这一方案,只要再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,全民学诗、写诗成为可能。

《诗经》提取了远古到春秋的诗歌之大成,格律诗、格律词又经历代文化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得以升华和提高,从音韵到文字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已实现规范化、格律化甚至可以说是法制化的程度,是在诗歌这个大花园里培植出来的最艳丽的一个品种,我们有何理由不去传承和弘扬它?

因历史原因,在中国有了反切注音法,但汉语十大方言(官话、粤语、吴语、客家语、湘语、赣语、平话、晋语、徽语)区内语音的差别还是很大,从而产生了多种音韵书。《汉语拼音方案》已普及的今天,对35个韵母如何组合、组成几个韵部的问题上有分歧,直到如今还没有一部高度统一的韵书,不能不说是的一件憾事。还好,《中华新(十四)韵》已出现在中国诗坛、词坛、歌坛上,“格律依旧,音韵从新”的过程中,笔者特推荐采用《中华新(十四)韵》。

格律诗是一种优秀体裁,但选字、选词过于受限,从而有约束抒发情感的一面。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怀,诗歌还有其他多种体裁,还是自己随机选择为好。

伏羲定卦情,文字料时生。

诸子贵争鸣,经学两汉兴。

玄说魏晋流,儒释隋唐崇。

理学宋明敬,文明继若虹。

民本守诚信,崇仁讲义正。

求同尚合和,弘深内道丰。

文明穿宇空,智慧透心胸。

文化系根魂,兴邦定玉成。

诗词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灿烂文化,是中国的国粹,也是华人的骄傲。

独特的方块文字同时伴生了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。试问,拼音文字能像我们一样,将书写工整、格律严密的楹联和诗词悬挂在自己的大门口和厅堂之上吗?

作者:姚 璐(古城区)